最近最常聽見的一個詞語是 impostor syndrome。大概就是因爲無法確認自己的價值,所以自覺是個名不副實的騙子。
-
記得有人曾跟我說,若沒有教學經驗,我不應該報讀教育碩士。這句話我一直念茲在茲,覺得自己有些不足。因為本科與教育無關,impostor syndrome 似乎更嚴重一些。可是經過連續不斷的自我介紹,我開始發現每個人都有故事可說。微不足道的細節,或許就能讓對方有些反思。我在迎新活動的小組上談到應該尊重每個人不同面向的經驗,不一定只有特定資歷才有其價值。後來一個組員向全體同學轉達時,我這才知道她是校長,而我不經意的一句反而提醒了她。
從小覺得自信是個很艱澀的課題。旁人無法改變甚麼,但自己卻總是無力走出自卑的困局。以前學校裡甚少談到這些個人感受,少了分享的人,問題自然更難解決。
-
今天學校早為我們準備好眼鏡,大家一起在校園觀賞日全蝕,場面有趣得很。研究所的迎新不像大學時候到處跑,但種種小事卻還是能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成一片。作為學生,應該不斷在安逸的生活中挑戰自己,才能由此建立自信。作為教育者,則須從各個細節接納和了解一個人,然後由此令人成長。
-
把這些都寫下來,改變不了世界,至少還能提醒自己。